6月21日晚,中装建设公告已经收到深圳中院下发的《听证通知书》,这意味着公司距离重整计划的实际执行又前进了一步。

与此同时,中装建设发布公告称,21日收到董事兼副总裁赵海峰、副总裁兼财务总监何应胜、董事会秘书兼副总裁庄粱三名重要高管的股份增持计划。公告指出,上述三位高管计划3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的方式增持公司股份,增持股份总金额合计不低于人民币200万元(含),不高于人民币400万元(含);增持计划不设价格区间,将根据公司股票价格波动情况及资本市场,整体趋势实施增持计划。

目前,中装建设正处于保卫上市公司身份的关键时期。6月21日,目前中装建设股价1.11元/股。根据深交所相关规定,如果上市公司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盘价均低于1元,那这家公司股票可能被深交所终止上市交易。在股价大幅下跌的情况下,许多上市公司都会出具增持或回购计划。对比近期相关ST股,诸如ST迪马、ST易购、*ST同洲、*ST新宁等上市公司在发布增持计划后,股价均出现不同程度上涨。中装建设发布增持计划后,股价也在1.11元/股附近企稳。

但值得肯定的是,中装建设此次增持计划,是“真枪实弹”的增持,绝非市面上动辄上亿元的“忽悠式”增持。

一方面,中装建设当前不仅正处在被ST(特别处理)的严格监管之下,同时也在经历立案调查的过程。可以确定的是,在此背景下,公司发布的任何公告,无疑都是谨慎且以能严格执行为基础的,不然公司的处境将会更加被动。

另一方面,从公告披露的增持对象来看,赵海峰、何应胜、庄粱三人作为核心高管,其职位背景也表明一定含义。董事兼副总裁赵海峰2011年进入公司,在中装建设任职十多年,可以说是公司的老臣、重臣,他增持代表了管理层的决心与态度。何应胜作为副总裁兼财务总监,负责监督和管理中装建设的财务活动。他需要对公司的收入、支出、资产和负债情况了如指掌,并制定财务策略,以确保公司的财务的健康稳定。可以说,何应胜对于公司财务状况有着全面而深刻的了解。庄粱作为董事会秘书,也是上市公司重要对外窗口,接触公司各方面的运营情况。高管核心团队不约而同选择为公司背书,都是建立在对公司财务、经营现状及未来发展前景充分了解的基础之上,所做出的决定。

除此之外,对比年报里披露的三位高管的薪资,此次增持金额,相当于三个高管将个人一年的工资拿出来增持,再叠加《听证通知书》的取得,一定程度上相当于对公司的“信心背书”,以及对重整的期待和全力以赴的态度。不然,增持就有打水漂的风险。

此外,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严格按照审慎性原则,对公司2023年报出具带持续经营重大不确定性和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侧面印证公司在财务报告方面的公允反映、透明度较高。

总的来说,当前中装建设面临困境,管理团队通过增持股份这样的行动不仅实实在在维护和投资者利益,也是向市场传递积极的信号。不论二级市场短期波动如何,这种积极的举措彰显了管理团队对企业长期价值和成长潜力的强烈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