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2024年5月9日,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银行业保险业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提出要聚焦痛点难点加强普惠金融服务,银行保险机构持续加大对民营、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金融支持。积极服务乡村全面振兴,强化对高标准农田、种业振兴、产业发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的融资支持。

本篇为部分上市保险公司“五篇大文章”透视系列绿色金融篇。

新华财经和面包财经研究员对部分上市保险公司绿色金融中绿色保险保额及绿色投资余额/规模的相关数据进行了梳理。

从绿色保险保额来看,2023年上市保险公司绿色保险保额合计超200万亿元。其中,中国太保、中国财险、中国平安绿色保险保额排名前三位,分别为109.2、75.5、48.9万亿元。

从绿色投资余额/规模来看,截至2023年末,中国人寿绿色投资规模达4627.88亿元,排名第一;中国人保绿色投资规模979亿元,排名第二,中国财险以387.4亿元的绿色投资规模紧随其后。

2023年上市险企绿色保险保额合计超200万亿元

从绿色保险保额来看,2023年上市保险公司绿色保险保额合计超200万亿元。其中,中国太保绿色保险保额较高,达109.2万亿元,排名第一;中国财险、中国平安绿色保险保额分别为75.5、48.9万亿元,分别排名第二、第三位。

​图1:2023年部分上市保险公司绿色保险保额及绿色投资余额/规模

从绿色投资余额/规模来看,截至2023年末,中国人寿绿色投资规模达4627.88亿元,排名第一;中国人保绿色投资规模979亿元,排名第二;中国财险以387.4亿元的绿色投资规模紧随其后。

中国太保、中国财险绿色保险保额较高

可持续发展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太保提供绿色保险保额约109.2万亿元。

具体来看,新能源车商业险方面,中国太保推动新能源车保险,并牵引客户实施绿色生活、绿色消费的重要载体。截至2023年底,全年为310万辆新能源车提供保障约7.7万亿元。生态碳汇保险方面,中国太保创新推出一系列生态碳汇保险产品,覆盖森林碳汇、草原碳汇、湿地碳汇等不同种类,以保险力量全面助推生态文明建设。2023年累计提供约6500万元的生态碳汇风险保障。

另外,截至2023年末,中国太保清洁能源项目保额超2.9万亿元,全年向社会提供巨灾风险保额约8950亿元,并且为约5000家企业提供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保额超125亿元。

2023年,中国财险绿色保险累计提供风险保障75.5万亿元,为风电、光伏、水电等清洁能源企业提供风险保障2.8万亿元。可持续发展报告显示,该公司持续加强绿色保险产品开发和体系建设,明确绿色保险重点业务领域,制定重点险种业务目标,建立绿色保险业务死循环管理工作机制,推动降碳、减污、节能、扩绿等领域业务提质增效。

截至2023年末,中国财险为新能源汽车保险提供保障17.7万亿元,为船舶污染损害责任提供风险保障9.3万亿元,为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提供保障191亿元。

中国人寿、中国人保绿色投资规模居前

报告显示,中国人寿积极将资金投向行业绿色转型项目,鼓励企业采纳清洁技术和绿色创新,在创造商业机会的同时为企业赋予更具竞争力的可持续发展价值。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中国人寿存量绿色投资规模超4600亿元。其中,投资绿色债券存量规模2.880亿元,出资ESG绿色金融单一资产管理计划15亿元。

2023年,中国人保持续加强绿色投资能力建设,印发绿色投资工运指引,搭建集团绿色投资整体框架,制定完善投资策略应用与投资流程管理,努力提升集团绿色投资—模与绩效。2023年,中国人保服务绿色发展投资规模979亿元。

人保资产为中国人保全资子公司,中国人保通过人保资产对大部分保险资金进行集中化和专业化运用管理。截至2023年底,人保资产已设计发行2只“双碳”主题的组合类保险资管产品,“人保资产碳中和绿色债”规模为1.18亿元,“人保资产碳中和灵活配置”规模为6626.54万元。另类产品发行方面,2023年人保资产发行绿色产品3只,规模18亿元。

另外,人保资本持续关注绿色发展领域投资,投资中广核浙江三澳核电项目,项目全部建成范营后,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368万吨;为河钢集团引入保险资金23.5亿元,助力其推进全球氢能还原与利用技术研发,促进传统产业节能减排。

【读财报】是由新华财经与面包财经共同打造的一档以上市公司财报解读为主要内容的栏目。新华财经是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内容全面覆盖全球股市、汇市和债市等金融市场,提供权威、专业、全面的金融信息服务。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

版权声明:本作品版权归面包财经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