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一个城市的初始印象,往往是从酒店开始的,无论是热门景区还是核心商圈,客流量的大小往往也意味着酒店扎堆的密度,酒店集群由此形成。去年冬天以来,爆火的哈尔滨拉动东北旅游的火热,以长白山为例,2023年12月,长白山景区共接待游客18.4万人次,同比增长617.9%,迈点在小红书检索“长白山酒店”等关键词,可以链接超13w+的笔记,这些酒店们构成了以长白山为中心的巨大集群,不仅拉升了区域酒店市场的投资价值,也推动了区域文旅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1、加码酒店集群,吉林打造目的地矩阵

酒店集群并非行业新词,其概念源于1990年美国作家迈克·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所阐述的产业集群的概念,他认为产业集群是工业化工程中的普遍现象,在所有发达的经济体中,都可以明显看到各种产业集群。而具体到酒店产业,集群则具象为特定区域中形成的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酒店组成的群体,从某种程度上说,酒店集群的发展和演变是区域酒店服务产品的深度挖掘和产业链的延伸。

这一模式在国外有新加波的圣淘沙、美国的夏威夷,国内则有世茂港珠澳口岸城、长白山周边的超级度假区等。

迈点研究发现,吉林省围绕长白山已搭建起数个超级度假区,构成了相当规模的酒店集群,比如位于白山市抚松县的长白山华美胜地,其占地25平方公里,度假区内拥有7家高端酒店,包括长白山美丽汇度假酒店、长白驿站、望·长白美憬阁精选酒店、长白山原乡民宿酒店、瑞士酒店度假村、club med地中海俱乐部等。同一区域还有另一位地产巨头万达,万达拥有长白山柏悦酒店、长白山凯悦酒店、长白山万达锦华度假酒店、长白山万达锦华套房酒店等多家酒店,同时该地区还有一个包含璞悦酒店、长白山观岳民俗酒店、长白山希尔顿逸林温泉酒店等酒店在内的长白山国际度假区。迈点注意到,这些度假区均依托区域内丰富的粉雪、林海、天池、矿泉、火山瀑布等自然资源,形成了高端规模聚集的酒店集群。

除长白山以外,吉林省也在推进其他类型酒店集群的打造,比如长春国际影都万达酒店群。迈点注意到,该酒店群依托长春国际影都而建造,拟充分发挥长影作为中国电影摇篮的文化传承和区域内丰富的生态资源优势,全面打造为国际化电影全产业链基地,长春国际影将构建丰富的影视文旅基地,其中就配套了万达文华酒店、万达锦华酒店以及未来长春国际电影节的主会场金色大厅会议中心等酒店群项目。

2、酒店集群有多大能量?

可以看到,无论是长白山度假区构建的高端酒店集群,还是长春国际影都打造的酒店群项目,其本质上是吉林各省市积极开发文旅资源,从自然资源到文化项目,依托稳健的资源优势而形成的目的地矩阵,以此满足不同时段、不同需求的消费客群,拉升区域酒店市场发展水平。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酒店集群能够有这么大的能量?

第一,酒店集群的出现基本上都是充分发挥区域优势而形成的集合体,具有明显的集聚效应,可以吸引更多酒店文旅项目的投资落地。以长白山周边的度假区为例,其作为一个完整的文旅目的地,本身就依托长白山丰富的冰雪、温泉等自然资源而建造,并且在度假区运营过程中对资源优势大量开发和宣传,吸引众多消费者前去体验,当消费者数量超过度假区的承载能力,客流自然流向周边地区。事实上,在长白山度假区的周边已有大量民宿、酒店开业,构成了区域内完整的住宿场域,拉动区域酒店市场的发展。

第二,酒店集群的形成通常以高端酒店为主,在城市发展中具有标杆引领的作用,推动整体酒店市场转向高质量发展。比如长春国际影都万达酒店群入驻的两家酒店就是豪华型的万达文华和高端优选型的万达锦华,而长白山华美胜地则有美憬阁、club med地中海俱乐部、瑞士酒店度假村等国际高端奢华品牌,这些品牌的入驻不仅拉升了区域酒店整体的质量水平,优化了区域酒店产业结构。举个例子,吉林大部分城市高端酒店占比不超过10%,但拥有数个度假区的白山市中高端及以上酒店占比已超过17.7%。同时也让高品质的酒店产品深入人心,推动区域内其他酒店品牌不断推进产品升级,拿出更好的酒店产品满足消费者需求。

第三,酒店集群的核心价值在于“集群化”,本质上是一种合作共赢的发展路径,可以通过一体化运营方式实现高效率的运营增收。与传统酒店的单打独斗不同,酒店集群具有“一荣俱荣”的特质,各酒店中叠加而来的配套项目,不仅可以承接更多的客群种类,同时也拥有更加统一化的运营管控和服务,把酒店集群转化为区域大IP。这一逻辑在吉林的各类度假区中也有所体现,以华美胜地为例,其除了酒店之外,还打造了户外探索、商业休闲、亲子成长等各类文旅项目,区域内酒店在遵循统一运营管理的基础上,区域内资源共享,动态调价,旺季分流客源,提升整个度假区的流量承载能力,淡季发挥区域优势,多元产品吸引消费者,从而高效提升运营增收的能力。

第四,提振旅游业活力,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正如前文所言,伴随着酒店集群经济体量的提升,其越来越成为城市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一环,除了拉动集群所在地区餐饮、商业、会展等业态的丰富,同时酒店集群也作为城市项目的配套,助力城市建设发展。

3、业态融合,酒店集群如何共融共生?

酒店集群的发展并不仅仅是酒店数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各类相关业态的融合与共生,从而实现集群内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和价值的最大化提升。那么问题来了,酒店集群如何实现共融共生?迈点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持续创新升级,提供多元化的产品和服务。

酒店集群要实现长久的发展,必须不断进行创新和升级,适应市场的变化和游客需求的提升。因此酒店集群内定期引入新的旅游项目、提升服务质量、优化运营模式等,保持集群的竞争力和吸引力。与此同时,酒店集群内的各酒店通过提供多元化的产品和服务,满足不同客群的需求。例如,长白山度假区内不仅有高端奢华品牌酒店,还包含亲子、温泉、滑雪等各类主题。这种多元化的布局不仅能够吸引不同偏好的游客,也能在不同季节吸引不同类型的客群,提升整体入住率。

其二,整合文旅项目,产业链延伸推进业态融合。

酒店集群可以通过整合周边的文旅资源,形成一个完整的旅游生态系统。可以带动周边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以长白山周边度假村为例,集群内的酒店不仅提供住宿服务,还整合了滑雪、温泉、探险等项目,游客在一个度假区内就能享受多种旅游体验。这种整合不仅提升了游客的满意度,也延长了游客的停留时间,增加了旅游收入。同时长白山周边的餐饮、购物、娱乐、交通等产业都得到了相应的发展,进一步提升了区域的经济活力和旅游吸引力。

其三,数据共享和智能化管理,提升运营效率。

酒店集群可以通过数据共享和智能化管理,提高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比如通过共享游客数据,可以实现动态调价、精准营销等,提升入住率和收益。同时也可以通过智能化的管理系统,可以提高集群内资源的调配效率,提升整体服务水平。

4、结语

事实上,站在东北酒店市场发展的角度来看,整体增速不够和投资需求低迷的现状尽管已在改变,但发展速率并不明显。此时,依托酒店集群打造区域酒店的标杆,形成目的地矩阵正是一种高效推进区域文旅酒店市场发展的方法之一,吉林省便是如此想如此做的,且已颇有成效。长远来看,吉林这一批依托政策支持和自然资源而发展起来的酒店集群或许可以给东北酒店市场的蓬勃带来更多的参考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