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财经九号
作者 | 胖虎

去年5月22日,还没有被ST的金科股份,眼看着股价往1元以下的“退市警戒线”跌去,赶紧抛出一份控股股东增持计划的公告,宣布半年内拟增持金额不低于5000万,不超过1亿元,增持价格不高于1.5元每股。

与此同时抛出的还有一份上市公司董监高的增持公告,只不过增持下限500万上限仅有1000万,这点金额对于市值管理已经“形式大于内容”,只不过当时的地产行情之下,能做增持的也已不多。

此外,还特地通过公告形式对外披露了“某大型国有企业集团与金科股份集团高层拜会重庆市政府领导,并就合作事项进行汇报。”等信息来回应外部媒体关于金科股份将引进国企投资者的传闻;

到了6月底,更是抛出一份公司与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全资子公司长城国富置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城国富”)签订《战略投资框架协议》的公告来,宣称如果金科股份要重组,长城富国将有意向作为重整投资人参与金科股份的预重整程序。

一系列的利好组合拳之下,金科股份的股价终于脱离1元警戒线,短时间内竟出现暴涨。

然而回头来看,这些所谓利好,多数几乎成了“喊话式”的市值管理:股价是涨了,利好没兑现。

最终落地成现实的仅有难度最小的一个,那就是上市公司董监高的增持计划在公布时间内完成了,去年11月20日发布公告,宣告董监高增持完毕,增持金额506.9万元,几乎是擦着下限完成的。

到了控股股东兑现承诺的时候,却在2023年12月1日等来了《关于控股股东股份增持计划实施结果暨拟延长增持实施期限的公告》,宣布将大股东的增持期限再度延长6个月。该议案在随后的12月19日金科股份2023年第8次临时股东大会上获得通过。

第一次发布控股股东增持的公告后6个月内增持了多少呢?金科股份的公告数据是1926.85万元,距离增持承诺下限5000万元的一半都没有。

那么半年之后又半年,眼看着距离2024年6月18日的半年之期马上临近,这一次大股东的增持承诺会兑现吗?

截至最新一份2月7日的控股股东增持进展公告称,截止到公告日累计增持了2226.8万元,也就是在去年11月底至今年2月初的近3个月内仅增持了300万元。

之后便再无增持进展的消息,而即便如此,增持金额仍然没有达到承诺金额下限的一半。

这份控股股东增持承诺,大概率又要落空了,让金科股份的控股股东在4个月内再拿出2700多万来,照目前的情况几乎没可能。

所以金科股份的大股东还好意思再延期吗?上一次的延期理由是“在上述增持计划期间,由于公司敏感信息窗口期及公司股票价格维持在 1.50 元/股以下的时间较短等原因,导致本次增持主体未在有效期限内增持公司股份数量达到增持计划承诺。”

这一次如果再延期不知道又会是什么理由,上市公司难,控股股东也缺钱这一点从司法判决的情况就能看出来。

天眼查信息显示,金科股份的控股股东金科投资控股集团目前尚有一笔2482万元的被执行金额,该公司持有的重庆财聚投资有限公司,也就是本次增持的主体,被司法冻结了15亿元的股权。但是如果明明做不到却还要发布增持公告,则有误导投资者之嫌了。

除了控股股东增持承诺大概率又要落空之外,上市公司金科股份的破产重整会顺利吗?

自今年4月22日收到重庆市五中院正式受理金科股份及重庆金科重整申请的裁定书后,已经过去了接近两个月。

原先与金科股份签订了有意向参与预重整的框架协议的长城富国也在没有了声音,何况目前金科股份逾期的境内债、境外美元债如何处理,也没有明确清晰的方案;

而正在进行中的债权人债权申报,随着截止日的来临,或许将有助于厘清金科股份及其子公司重庆金科的整体债务情况,那时候再来评判金科股份的重整价值为时不晚。

至于其他,比如引入国资战投这个事,前后“狼来了”式的表态好多次,现在是没声音了,这种“喊口号式”式的利好,到底误导了多少二级市场投资者呢?

金科股份目前的股价长期在1.3元每股盘桓,下行跌破1元退市警戒线的风险仍然存在,如果因为面值退市,对于金科股份的重组价值恐怕又要大打折扣。

实事求是讲,金科股份的破产重整,截止到现在最实质性的进展就是确定了管理人,不过有意思的是就在金科股份发不确定破产重整管理人公告发布后,有一帮媒体对此表示赞赏,个人感觉甚至有点吹捧了,但都走到这个地步了,有什么好捧的呢?

此外,从财报数据来看,金科股份还面临着净资产迅速减值的风险。截止到去年9月底,净资产尚有332.12亿元,同比减少50.59%,其中归母净资产减少70.6%仅有101.3亿元;到了2023年底,归母净资产仅有35.08亿元,整体净资产剩下206.28亿元;至今年1季度末,归母净资产进一步下滑至23.58亿元,整体净资产减少至193.43亿元。

快速下滑的净资产和归母净资产规模,如果归母净资产减少至负值,重整的价值又得打折。

怎么说呢,金科股份面临的形势还是很严峻,在重庆出现问题需要重整、需要援助的房企还不知金科一家,隔壁的迪马股份东原地产同样也陷入了破产重整的泥潭。即便是重庆市官方想要帮扶或者助力,恐怕也有点心有余而力不足吧。

(免责声明:本文数据及信息均来自公司财报、上市公司公告、企业预警通、天眼查等公开信息,数据或信息如有遗漏,欢迎更正,并以公司最终披露为准。未经授权,本文禁止转载、抄袭或洗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