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理人传媒旗下《中国保险家》杂志 文/王美怡

近日,深圳比亚迪财产保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比亚迪保险)在车险业务上又有新动作。继成功发放首份保单仅一个月后,比亚迪保险现已正式开放线上投保渠道。

从“比亚迪保险”菜单栏中注意到,现已开启车险投保入口,车主可以自主完成投保流程,且线上仅支持10座以下非营运类私家车投保,涉及安徽、广东、陕西等七个省份。

图源:“比亚迪保险”微信公号截图

线上投保通道现已全面启动

6月18日,“比亚迪保险”公号正式开放车险投保入口,主要覆盖区域有安徽、江西、山东(不含青岛)、河南、湖南、广东、陕西在内的7个省份,线上仅支持10座以下非营运类私家车投保,在其输入行驶区域、车牌号等信息后,就可以正式进入投保流程。

早在一个月前,比亚迪保险获得批准,将在多个地区使用全国统一的交强险条款和保险费率。在获批后不久,比亚迪保险便迅速行动,于5月底成功开出其全国统一标准下的首份保单。这份具有特殊意义的保单,是比亚迪保险赠予旗下海豚车型新车主的特别礼遇。保单总保费为3900元,其中交强险部分占950元,商业险部分则为2950元。此次事件,也为如今的比亚迪保险正式开放车险投保入口铺平了道路。

随着正式通道的开放,不少车主进行测试。其中,一位即将续保的比亚迪元plus车主,发现其他保险公司报价4000元,而比亚迪保险则给出了更为优惠的3000元报价;同时,广州一位宋PLUS DM-i车主,在今年的第二次续保之际,选择了投保交强险、车损险、三者险(保额高达300万)以及车上人员责任险(包括驾驶人和乘客)。面对市场上“老三家”保险公司的报价,价格在2860元至3600元之间不等,然而,比亚迪保险仅需2298.32元,这相当于打了八折的优惠!

图源:公众号公共图库

比亚迪“探险之路”

提及比亚迪,人们联想到的往往是汽车巨头。然而,关于其进军保险市场的步伐,实则是在近年来悄然展开。

比亚迪保险,它的前身可以追溯至易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这家公司在2016年2月正式成立,跻身中国专业互联网保险公司top4之列。然而,好景不长,2020年7月,易安财险因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的经营行为被原银保监会接管。直至2022年6月29日,原银保监会正式批复同意易安财险进行破产重整。同年7月8日,易安财险在面临到期债务无法清偿、清偿能力明显不足的困境下,毅然向北京金融法院递交了破产重整的申请,并公开招募战略投资者。比亚迪听闻,欲接盘易安财险。去年5月,监管部门正式批复,确认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全面收购易安财险的10亿股股份,实现了100%的控股。至此,比亚迪正式进军保险市场。

图源:企查查

比亚迪保险进军,能否撼动车险市场?

作为车企问世的比亚迪,并不是首例进军车险市场。比如新能源车企比亚迪、特斯拉、小鹏、理想等均完成了保险市场的布局。

“肥水不流外人田”在车企涉足车险上诠释得淋漓尽致。但是,当前的新能源车险市场是一块“难啃的骨头”,多数保险公司面临着亏损或微盈的困境。这主要是由于新能源车作为新兴行业,其发展历史相对较短,车辆和事故的数据积累尚显不足。因此,在缺乏足够数据支持的情况下,保险公司难以准确评估新能源车的风险水平。这导致新能源车普遍存在出险率高、维修成本高、赔付率高等问题,为保险公司带来了不小的经营压力。

不料,业内人士纷纷对“车企进军车险”表示看好。因为,车企在新能源车的技术、风险、性能等方面有一定的了解,这使得新能源车企进军保险市场具有天然优势。比亚迪凭借专业知识定制车险,控制成本,其车险业务能否让保费更亲民,备受外界关注。

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金融系教师杨泽云指出,新能源车险保费高的部分原因是营运网约车以私家车身份投保。比亚迪保险可利用行车数据优势突破此困境,但须解决当前保险限制。为降低事故损失,他还建议保险公司通过降低零配件费用实现,如比亚迪利用车厂优势优先维修而非更换,但此举或影响车厂及零配件厂商利润,还需比亚迪审慎权衡。

如今,比亚迪保险的进军,会对市场有何影响?通过其海量的驾驶行为数据以及出险数据,是否能把新能源车险费用打下来?我们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