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方舟云康控股有限公司(下称“方舟云康”)通过港交所聆讯,距离上市又近一步。

说起这家公司,可能很多消费者对“方舟健客”网上购药平台比较熟悉。再往前数几年,或许很多消费者会想起“健客网”。而从“健客网”到“方舟健客”,这个过程中的精彩程度不输一出宫斗连续剧,至今还未完全落幕。

另一方面,身为一家在网上销售处方药的平台,方舟云康的相关操作,也始终让外界难以彻底打消合规性担忧。未来如何进一步补齐漏洞?又是否会因此影响业绩增长?这些都是方舟云康需要向资本市场解答的问题。

值得关注的是,刚刚通过耹讯不久,方舟云康发布公告称,原本与花旗环球金融亚洲有限公司、农银国际融资有限公司及安信国际证券(香港)有限公司共同担任整体协调人的UBS(瑞银)AG Hong Kong Branch不再担任整体协调人,自2024年6月 14日起生效。

01

巨头林立的竞争格局

方舟云康对外号称,公司是中国最大的“慢病管理平台”,坚持数智化慢病管理模式,以H2H(从医院到家庭)智慧医疗业务生态体系为核心,通过数据、AI等前沿技术,构建“慢病管理服务闭环”。

但从实际营收构成来看,过半收入来自“线上卖药”。据招股书,方舟云康2021年至2023年的收入分别为17.59亿元、22.04亿元和24.34亿元。尽管营收逐年有所增长,但净利润却持续亏损,分别为-3.04亿元、-3.83亿元和-1.97亿元。三年累计亏损近9亿,好在最近一年亏损额度有所收窄。

图片

营收来源中,2021年至2023年,线上零售药店服务的营收占比分别为57.5%、56.8%、53.3%。综合医疗服务营收占比分别为40.9%、39.4%和40.4%。另有极少数收入来自定制化内容及营销服务,营收占比分别为1.6%、2.7%、3.6%。

显然,公司的长远战略规划与当前盈利模式之间还存在一些矛盾。而在线上零售药品这一领域,方舟云康也面临着越来越多来自互联网巨头的挤压。

目前,依托大型平台、供应链更为完善的京东健康、阿里健康、美团等互联网龙头也均在涉猎线上零售药品市场。据方舟云康披露的数据,2022年,方舟云康的市场份额仅有1.1%,排第五位,而排在市场前两位的为京东健康和阿里健康,市占率分别为19.7%、8.9%。方舟云康的份额远低于头部玩家。

对比两家头部企业的营收也可看出巨大的差距,京东健康2023年营收规模为535.3亿元;2023财年,阿里健康的营收为267.6亿元,实现净利润57亿元。

未来与这些巨头的竞争中,方舟云康或许会更加艰难。一来它线上卖的药种类没京东健康、阿里健康那么丰富。二来依托本地生活服务,巨头们能实现“外卖买药”,让消费者很快拿到药,而方舟云康还得靠第三方物流和快递公司配送,购药的速度也差别很大。这对于一些急病需要买药的患者,选择谁是一目了然的事。

另一方面,即使在方舟云康作为战略方向的慢病管理方面,其也面临着来自巨头的竞争压力。眼下,阿斯利康、赛诺菲等跨国医疗巨头已经开始与阿里、京东等互联网巨头在慢病管理等方面开始合作探索新的商业模式。比如赛诺菲和京东健康,从2020年就开始在线上糖尿病中心开展合作,为糖尿病用户提供药物。2021年,还升级为在处方药、疫苗、消费健康产品、医疗服务和商业保险五大领域开启全方位合作,实现糖尿病患者居家用药的全程管理。

此外,礼来和腾讯、阿里健康和慧医天下互联网医疗平台、众安保险等也开展了类似的合作,为慢病患者提供诊前、诊中、诊后、保险等全病程服务。在这种巨头环伺的市场环境下,方舟云康要想在慢病管理市场中争得更多的份额,同样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02

创始团队“宫斗”始末

事实上,这并非方舟云康第一次冲击IPO。2022年11月、2023年6月,公司曾两次向港交所递表,而在两次递表的过程中,其早期创始团队互相对簿公堂的事件也引发了外界的关注,这让方舟云康的IPO之路增添了许多戏剧性。

方舟云康的故事始于 2007年,当时名为“方舟健客”,由苏展创立。2009年“健客网”成立,2010年开始经营网上药店业务,是中国最早开展网上售药业务的平台之一。

2011年谢方敏以股东身份加入,2015年谢方敏带来周峰。二人加入后,公司融资进程加快。但随着公司发展,谢方敏与苏展之间的矛盾逐渐显现。2019 年,双方矛盾激化。Yunyi Inc.发现苏展、马昊志的未披露交易,认为存在利益冲突。苏展、马昊志强行进入办公室并带走物品,马昊志等人随后被逮捕,苏展也未能幸免。随后谢方敏等人于 2019 年 9 月设立方舟云康。

不过截至目前,据企查查信息,苏展诉谢方敏损害公司利益责任纠纷案件最新的进展是民事二审,在裁判文书网上,目前仍未有最终判决结果。

图片

谢方敏与苏展之间的矛盾冲突,以及企业架构的频繁变动,一直也是外界关注的焦点。谢方敏通过一系列公司重组与新设,似乎让“方舟云康”这一新公司已与“健客网”割席,但至今苏展状告谢方敏及关联公司损害公司利益等纠纷仍未落幕。公司更名与架构调整背后,是否涉及资产转移或其他违法事项?对于外界关于公司历史沿革与内部管理混乱的质疑,一切或都有待法庭的最终宣判,或许才能真正划上句号。

03

处方药与注册医生的合规考验

说到合规性,方舟云康另一个引人关注的问题在于处方药销售可能带来的潜在合规风险。

截至2023年末,方舟云康平台上提供超过212000种药物SKU,当中约61.6%为处方药。而众所周知,在我国处方药的使用有较为严格的限制规范。

不过在网络上,不乏有网友表示,通过极为简单的线上问诊,甚至可能提供假病历或假处方即可开到处方药。当然这种情况也不仅仅是方舟云康面临的挑战,所有线上零售药店都可能面临同样的问题。

方舟云康也在招股书中坦承:中国政府的多个监管部门获授权颁布和实施有关医疗保健和互联网相关业务的法规。医疗保健行业受到严格监管,违反相关法律、规则及法规都可能导致严厉的处罚,甚至触犯刑事检控。

方舟云康还提示称,公司所处行业为政府监管的主要领域,包括但不限于医疗从业人员和医疗机构的管理、医药产品(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及医疗器械)的销售、供应、分销和广告、在线医疗、经营在线零售药店服务的电子商务平台、增值电信服务、互联网广告、网络安全及用户资料保密。

而上述任何环节的监管政策一旦有所变化,都可能对公司的合规运营产生重大影响。

在网络环境下的处方药销售,尤其是简便的在线问诊流程与潜在的假病历、处方普遍存在的背景下,方舟云康将如何确保线上处方开具流程严格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有效防止处方药滥用?如何保障患者用药安全?这些都是摆在公司面前的“必答题”。

另一个“必答题”是注册医生的管理。截至2023年底,方舟云康的平台上已有超过21万名注册医生入驻,构建起广泛的医疗服务网络。这也是方舟云康开展慢病管理服务的重要资源。

但这些医生以非雇员形式与公司协作,必然引出双方独特的合作机制与医疗伦理方面的探讨:其合作模式及利益分配机制具体涉及哪些方面?平台如何保障医生在开具电子处方或参与慢病管理项目时,既能发挥专业效能,又切实履行医者责任?针对医生职业责任落实,平台采取如何起到监督职能,确保医疗服务质量?此外,针对可能衍生的医疗纠纷风险,方舟云康是否已备有周密的防范与应对措施?

公司也在招股书中提示风险称:医生执业受到中国法律、规则及法规的严格监管。在医疗机构执业的医生必须持有执业许可证,且仅可在许可证范围内及许可证列明的特定医疗机构执业。

根据适用的中国法规,医生须于许可证内登记其执业所在的医疗机构。倘发现医生在未于许可证登记的医疗机构执业,该医生将受到监管处罚,从警告到暂停执业及(在最坏的情况下)吊销许可证。在多个机构执业的医生必须向主管行政机关申请注册或备案,且仅有权在注册或备案的执业机构开出药物。

对于方舟云康来说,除了仍未解决的盈利难题以外,以上种种问题,也都仍有待公司向资本市场给出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