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江企业的控股子公司紫江新材从创业板撤回上市申请后,即将在新三板正式挂牌,或瞄准北交所上市。同日,白云山子公司广州医药的新三板挂牌申请也获得受理。

背靠锂电巨头,紫金新材正式挂牌新三板

2024年6月18日,上海紫江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紫江企业;证券代码:600210.SH)发布公告,全国股转系统同意控股子公司上海紫江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紫江新材;证券代码:874461.NQ)股票公开转让并在新三板挂牌,交易方式为集合竞价交易。结合此前的资本运作来看,此举或是为谋求紫江新材在北交所上市。

紫江新材成立于1995年,原为上海紫江(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紫江集团)下属企业,2000年11月,紫江集团将紫江新材70%股权转让给紫江企业,紫江新材成为紫江企业的控股子公司。截至目前,紫江企业持有紫江新材58.94%股份。

同时,两家锂电龙头企业也现身紫金新材的前十大股东之列。2021年8月和12月,紫江新材进行两次增资,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德新能源)以20.65元/股的价格认购新增股本150万股,比亚迪(002594.SZ)同样以20.65元/股的价格认购新增股本230万股。截至目前,比亚迪、宁德新能源分别持有紫江新材3.87%和2.53%股份。

紫江新材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主要从事软包锂电池用铝塑复合膜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业务,产品应用于动力、3C、储能等锂电池配套领域。2020年至2023年1-9月,紫江新材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3178.43万元、36649.48万元、70018.19万元、55406.24万元,实现归属净利润4362.14万元、6624.59万元、11908.66万元、6954.51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增资当年,即2021年,比亚迪就成为紫金新材的第一大客户,此后各期也一直占据第一大客户的位置。2021年至2023年1-9月,紫金新材对比亚迪的销售收入分别为11576.81万元、44504.94万元、30581.74万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1.59%、63.56%、55.20%,撑起了紫金新材的业绩增长。

宁德新能源也同步跻身紫金新材的第二大客户,2021年至2023年1-9月,紫金新材对宁德新能源(含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销售收入分别为5439.49万元、6752.86万元、6394.77万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4.84%、9.65%、11.54%。

创业板上市未果,符合北交所上市条件

紫江企业分拆上市可追溯至2020年,是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分拆所属子公司境内上市试点若干规定》后首家宣布分拆方案的民企。2020年2月,紫江企业发布公告,拟将控股子公司紫江新材分拆至科创板上市,同时将启动紫江新材战略投资者引进工作。公告显示,通过本次分拆,紫江企业将紫江新材打造成为公司下属独立锂电池新材料核心业务上市平台,增强锂电池铝塑膜业务的盈利能力和综合竞争力。不过在后续实施中,紫江新材的拟上市板块由科创板变更为创业板。

2022年6月30日,紫江新材的创业板上市申请获得受理。历经一年半的审核后,2023年12月30日,紫江新材却撤回上市申请,终止上市审核。紫江企业发布公告称,为统筹安排子公司紫江新材的业务发展和资本运作规划,经充分沟通及审慎论证,公司拟终止分拆紫江新材至创业板上市并撤回上市申请文件。同时,紫江企业表示,终止分拆上市后,紫江新材拟申请在新三板挂牌,未来根据资本市场环境及战略发展需要来部署和推进后续上市计划。

2021年和2022年,紫江企业的归属净利润(扣非前后孰低)分别为6072.84万元、11460.83万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扣非前后孰低)分别为22.52%和27.55%,满足创新层进层条件,同时符合北交所上市的财务条件,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启动北交所上市申请程序。

白云山子公司新三板挂牌申请获得受理

紫江新材在新三板挂牌的同日,另一家上市公司广州白云山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白云山;证券代码:600332.SH)子公司的新三板挂牌事项也有了进展。2024年6月18日,白云山发布公告,控股子公司广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医药)的新三板挂牌申请获得受理。

广州医药是一家以医药供应链服务为主的大型医药商业企业,从事各类医药产品的批发及零售业务,收入规模位列全国医药流通企业第七位。2022年和2023年,广州医药分别实现营业收入492.82亿元和525.91亿元,归属净利润分别为60739.93万元和64944.85万元。如果广州医药在新三板成功挂牌,将成为新三板收入规模第二大的挂牌企业,仅次于上海钢联(300226.SZ)子公司钢银电商(835092.NQ)。

值得一提的是,广州医药早在2019年就启动了赴港上市筹备工作,2021年3月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募集资金用于战略收购和整合医药分销网络,同年7月获得证监会批复,核准广州医药发行不超过93890.04万股境外上市外资股,发行完成后,广州医药可在港交所主板上市。

虽然获得了证监会核准,但广州医药的上市进程迟迟未能推进。2022年6月,白云山发布公告称,考虑到证监会的核准批复有效期已经届满,以及香港资本市场环境变化,结合上市公司及广州医药的发展规划,决定中止推进广州医药港股上市工作,但不排除在适当时候重新启动推进相关工作。本次广州医药在新三板挂牌,或是白云山继续实施分拆上市的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