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委员会6月14日的反倾销调查初稿显示,针对中国五家上市钛白粉企业征收额外关税,即龙佰集团(002601.SZ)、中核钛白(002145.SZ)、金浦钛业(000545.SZ)旗下的南京钛白、安纳达(002136.SZ)和惠云钛业(300891.SZ)。龙佰集团及其子公司面临39.7%的税率,中核钛白14.4%,其余公司也将被征收39.7%。

消息一出,当日龙柏集团暴跌8.07%。

1、高需求下钛白粉上市公司一季度业绩暴涨

2024年一季报显示,中国钛白粉行业赚“翻”了。其中龙佰集团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64.15%,惠云钛业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2271.63%。

业绩暴增的背后是集体涨价:

今年1月22日左右、2月22日左右和3月份,钛白粉行业分别发布三次涨价函,参与的企业包括龙佰集团、中核华原、安纳达、惠云钛业、道恩、鲁北钛业、玉兔、昆明东昊、恒通钛业、海峰鑫化工、西陇化工……等等。

钛白粉涨价有两大原因:原材料价格走高、海外需求火热。

钛白粉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工颜料,钛白粉下游主要行业为涂料、造纸、油墨、塑料、橡胶和化学纤维等。近两年来,随着苹果、华为、小米等消费电子巨头推出含“钛”产品所引领的新材料发展趋势,令钛金属需求急剧增加。导致钛白粉上游的钛精矿价格走高。

与此同时,海外多国却面临钛白粉产能削减,特别是欧洲却面临环保压力,钛白粉企业产能退出,给中国企业留下空间。

中国钛白粉产能居世界首位,集中度较高。2023年中国以550万吨的钛白粉产能占据全球市场的主导地位,占比高达56%。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第三次涨价后,钛白粉的涨势已经出现疲态。隆众资讯钛白粉分析师吕晓倩称,3月初国内钛白粉发布涨价计划后,新单价格实际落实略显不足,多以延期为主,钛企仍按前期排单计划发运。

2、海外市场至关重要,去年开始多国酝酿反倾销

事实上,“反倾销”始终是悬在中国钛白粉企业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

海外市场对中国钛白粉企业至关重要。

2022年、2023年,国内钛白粉企业一度低迷,海外部分头部企业产能退出,国内钛白粉企业抓住机会,大举开启海外销售。

中国钛白粉出口量自2019年的100.35万吨增长至2023年的164.16万吨,年均增速逾13%,据百川盈孚数据。主要出口至亚洲(52%)和欧洲(21%),亚洲需求因建筑等行业发展而增长,而欧洲本地企业受环保和成本影响竞争力下降。

去年8月,欧亚经济联盟首先对中国二氧化钛发起反倾销调查。随后,欧盟于2023年11月中旬对中国钛白粉产品进行同样的调查,紧接着在2024年3月28日,印度商工部也宣布开始对中国产钛白粉进行反倾销调查。

3、本次欧盟加税对国内钛企影响深远

此次欧盟计划对中国产钛白粉征收的临时高额关税,超出市场预期的10-20%。或将深远影响中国钛白粉行业,业内担忧这可能导致企业业绩下降。

中信建投证券分析称,除了反倾销压力外,国内钛白粉企业还面临环保政策趋严的压力,低竞争力的公司将面临淘汰,成本和技术将成为未来的核心竞争力。长期来看,预计2025年钛白粉行业供需差为40.15万吨,整体供大于求,行业落后产能面临出清的压力。

此前,浙商证券研报曾指出,钛白粉长期供给偏宽松。国内需求较难出现爆发性增长,出口方面增长明显,短期有望成为增长点;长期看,钛白粉行业将处于供过于求的局面,未来发展方向为产业链整合将进一步加速,落后产能逐渐淘汰,优秀技术迭代老技术,钛白粉行业可能迎来洗牌。

事实上,钛白粉供给宽松的整体格局并未改变,而今随着海外市场不确定性加大,中国钛白粉企业的短暂的“好日子”或已经到头了。

来源:泡财经